对效率和公平“内在一致”的几点认识
- 来源:财新网
如已安装财新APP请点击:https://opinion.caixin.com/2024-01-03/102152548.html 对效率和公平“内在一致”的几点认识 陈利浩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”的六个重大关系时,在“效率和公平的关系”下统一阐述了基本经济制度、两个毫不动摇、市场和政府的作用、全国统一大市场,乃至社会公平保障体系、司法体制改革、破除阶层固化、公共服务体系等重要内容,让我们认识到“效率和公平”对经济社会发展提纲挈领的关键作用。习总书记首次提出“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、相促进、相统一”,标志着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从“此消彼长”到“内在一致”, 这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新成果,是进一步深化改革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遵循。 为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内在一致,必须进一步完善产权保护。产权保护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,也是效率和公平内在一致的基础。要把社会的整体蛋糕做大,肯定不能再做“大锅饭”、吃“大锅饭”,只有把每个社会成员的能力最大化、让大家各自努力去做蛋糕,才能发挥效率;能力、资源不同,蛋糕大小不一,有了差距、你追我赶,这种竞争的动力也有助于提高效率;完善产权保护,明确“谁做的蛋糕就是谁的、就由谁支配”,既保证了稳定预期、确立了基本规则,也是市场主体的法定权利,而规则和权利的公平才是最根本的公平。 为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内在一致,需要探索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,产权明确但股权分散的企业越来越成为主流形式。如华为公司的核心技术骨干都拥有公司股权,但最大的个人股东、公司创始人任正非持股比例不超过1%。由于每个股东“个人所有”的股权分散,对公司的生产资料须由股东“共同占有”和支配(如华为的职工持股会),这就是马克思当年设想的“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”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。这样的企业形态,企业成员既作为员工、更作为股东努力做大公司的“蛋糕”,保证效率;同时,“个人所有”的份额明确,劳动者不但发挥劳动能力、更拥有剩余价值,从产权机制上实现了公平。把这类“个人所有”和“共同占有”互相依存的企业归入“公有制新形态”,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,也契合企业实际,还能使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随着市场化的进程不断得到巩固,让企业成员在政治待遇、行政许可、金融资源、社会评价等方面的认同感、归属感进一步提高,使公司发展的效率和社会认同的公平内在一致。 为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内在一致,还要规范财富积累机制。中共二十大和“规范收入分配机制”并列增加了“规范财富积累机制”的新要求。如果说“做蛋糕”“分蛋糕”是产权保护和分配方式,引导分配后的蛋糕以何种方式、给什么人享用,应是财富积累机制要探索和规范的内容。如果通过差别税率等政策机制,引导“蛋糕所有人”把分到的蛋糕中的相当部分承诺“给大家享用”(相当于把财富的相当部分承诺用于投资兴业等“社会用途”),推进效率和公平的内在一致就有了新的途径:对“个人所有”份额的增值驱动(努力做大自己的蛋糕)保证了效率,承诺财富为“社会所用”(蛋糕让大家吃)保证了公平;“个人所有”的“不均”(蛋糕的大小差别)保证了效率,“社会所用”比例的不断扩大让“寡”(只做了、或只分到了很小的蛋糕)的社会成员越来越少、“寡”的程度越来越低,保证了公平。因此,在做大蛋糕、分好蛋糕的基础上,还应关注“最终谁吃到蛋糕”,关注“社会用途”的占比,让越来越大的蛋糕被越来越多的人吃到。 为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内在一致,亟待创新和完善所有制有关理念。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,“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,毫不动摇鼓励、支持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”保证了发展的效率,“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,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”保证了社会的公平,“两个毫不动摇”和“两个不能动摇”的内在一致,对应着效率和公平的内在一致。但这并不等于“非公即私”、“非白即黑”,更不意味“所有个人份额都等于私有制”。习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农村集体组织“将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”的创设,对“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”的要求,对“国有资本、集体资本、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、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,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”的定位,为所有制相关理念的创新指明了方向。 首先应该明确:集体经济、国有或集体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组成部分,这两部分经济成分已经包括在“民营经济”的现有统计口径中,所以,民营经济的发展,不光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,也是公有制经济的壮大;然后应该创新:以华为公司为代表的产权明确、股权分散的现代企业,符合马克思当年设想的生产资料“共同占有”和“个人所有”的特征,把这类与生产社会化程度同步增长的企业定义为“公有制新形态”,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但能进一步强化、更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壮大;更进一步:属于个人的生产资料、但由所有者明确承诺了“社会用途”的部分,从使用效果上和公有制同理,通过理念和政策的创新,引导越来越多个人所有的生产资料承诺为“社会所用”,应能在保证发展和效率的同时不断促进公平,实现在“所有”和“所用”结构化基础上的共同富裕,弥合所有制裂痕,达至融合、互补。 为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内在一致,必须坚持“发展才是硬道理”。改革开放45年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果,主要就是靠的这个“硬道理”。当然,发展带来和产生的问题不会比不发展少,但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途径还是要通过发展。做的蛋糕出现瑕疵、存在差异、有副作用等等,正视、重视、完善都是必要的,但绝不是不做蛋糕、或不重视做蛋糕的理由。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做出来的“蛋糕”,都是基本经济制度的产出,都受基本政治制度的制约,都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果。2023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“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”,昭示了党和人民坚持“硬道理”的决心。按照这个“硬道理”,就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就要珍惜和激发全社会、特别是市场主体的活力,并更加注重在发展的框架内设计、以发展的标准衡量制度、体制、机制。习总书记没有就制度讲制度、而是把若干重大制度相关内容都放在“效率和公平的关系”中论述,为我们提供了“发展为要”的遵循。 效率和公平的关系,是一个世界性的大题目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答题、解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。习近平总书记去年下半年在江西、广西等地考察时反复强调“解放思想”,吹响了新时代改革开放思想解放、探索创新的号角。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,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”,才能达成“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,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”的目标。 (作者为九三学社中央资环委副主任、广东省政协研究咨询委员)